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及代码实现
矩阵键盘概述
矩阵键盘是常见的一类输入设备,常见于电子计算器、小型控制器及电子键盘等场合。它采用行列输入的方式,将众多按键的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达到操作的目的。矩阵键盘优点在于可节省I/O口的使用,缩小芯片规模,简化系统结构。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
矩阵键盘通过将按键按下所在的行和列单独输出,然后通过控制行和列的状态获取对应按键的信息。其原理图如下:
矩阵键盘有M行N列,其中第m行和第n列交叉构成一个按键。例如,在上图的矩阵键盘中,1号按键在第一行第一列,2号按键在第一行第二列,依此类推。
在按下某个按键时,相应的行和列被短接,形成了通路,从而导致相应的I/O口输出为低电平。反之,在未按下键时,矩阵键盘的I/O口输出为高电平。
因为矩阵键盘的按键数量往往较多,我们需要使用循环扫描的方式获取按键信息。具体来说,我们按照如下步骤获取按键信息:
- 输出所有的行为高电平。在此时,该行的所有按键均为断路状态,即I/O口均为高电平。
- 循环读取每一列的电平状态。当发现某列的电平状态被拉低时,表明该列的某个按键被按下了。
- 确定按下的键的行和列的信息。
- 等待按键释放,重复上面的流程。
矩阵键盘的代码实现
矩阵键盘的代码实现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初始化,需要设置矩阵键盘的行和列所对应的I/O口,并初始化其输入输出状态。
int main()
{
// 设置行列引脚
// ......
// 初始化行引脚为高电平
// ......
return 0;
}
第二部分是循环扫描,不断读取输入端口的状态。
while (1)
{
// 选择一个行引脚
// ......
// 检查列引脚的状态
// ......
// 判断按键信息
// ......
// 等待按键释放
// ......
}
以上是较为基础的矩阵键盘代码实现,同学们可以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做进一步封装。
总结
矩阵键盘是一类较为常见的输入设备,具有较小的芯片规模,简便的系统结构等优点。本文从矩阵键盘的原理图、工作流程和代码实现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提供了一些基础的代码实现。同学们可以在实际使用和学习中加以应用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