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佳作赏析
初秋听琴
“清音袅袅,如涟漪般荡漾在心头。我静坐听琴,时间仿佛停滞了。”这是毛泽东在一次听琴会上的感慨。他喜欢听琴,因为琴音中的灵动与高远,与他内心的追求不谋而合。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陈秉钧曾讲过这样一段故事。他父亲曾做过京城的知府,有一次他父亲和一个琴家、一个画家在一起喝酒。琴家抚琴,画家在一旁写生。琴家问画家:“我这首曲子,你如何画呢?”画家说:“这是画不出来的,因为它是动态的,我只能用静态的画面去体现它。这曲子中有江河汇聚的气势,还有山林的风姿,我要把这些用静态的画面表达出来。”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琴曲中超越静态、感动人心的美。
画家笔下的山水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这首诗经常用来形容一种心境,就是游赏自由的传神所在。
画家李可染的画中就赋予了这样的情感。他的画,大气磅礴、山川凝练,有着自然与人文的交相辉映。他借助笔墨与色彩,构建出奇峰、绝壁、悬崖的层峦叠嶂,又表现了山水之关系的交融、山峦之间的连通。披上丰富的情感,他的画成了富含文化内涵的艺术品。他的画,也被赞为“笔走烟云、人气山水的巨匠之作。”
风吹浪起
纵使是平凡的人,但假如心中有梦、有志,那么他的人生就一定不平凡。刘海粟就是这样的人。
他年轻时,被困在一个底层警察家庭中,但他的愿望是要成为一名画家。他用自己的勤奋、执着实现了这一愿望。出国留学、创作名作,他总是像风一样轻盈飘逸。他有着自己的风格,以浓墨重彩的手法,将波涛汹涌的海洋、天峻峭的连山、峥嵘起伏的山岳尽收画卷之中。如今,他所留下的画作已被各大博物馆收藏,留存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