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田径教学计划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引导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精神;
二、学科目标:运动学、生物力学、运动生理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三、能力目标: 1. 训练学生的基本体育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协调能力。 2. 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创造个人最好成绩。 3. 通过比赛和训练,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4.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他们的身体与心理成长。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一、学科知识: 1. 运动学:包括跑步、跳远、跳高、铅球等短距离大项和长距离大项; 2. 生物力学:分析田径运动的科学原理,了解身体的运动机能,提高运动技巧; 3. 运动生理学:了解身体对各项运动的应变机制,提高运动效果。
二、技能训练: 1. 体能训练:包括核心肌群训练、协调性训练、敏捷性训练、爆发力训练等; 2. 基本动作训练:包括跑步、跳远、跳高、铅球等运动姿势; 3. 运动技巧培养:练习相应运动技术,如起跑方式、起跳方式、转身及节拍等; 4. 对节奏和韵律的感官理解和培养。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
一、常规方法:包括教练的指导、视频观摩和小组操练等,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个别训练和难度递进式训练,达到目标效果。
二、现代方法: 1. 计算机测试和教学管理软件的使用,便于学生自我测试和管理; 2. VR虚拟现实和实境演示,帮助学生体验运动场地,学习交流互动,达到最佳练习效果; 3. 运动仪器的使用,如心率表、步频计、跳远计等,为运动员提供精细化、定量化的数据,有利于训练和比赛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