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哈亚瑟百科 > 八佰为什么禁止上映(八佰:禁映背后的多重考虑)

八佰为什么禁止上映(八佰:禁映背后的多重考虑)

八佰:禁映背后的多重考虑

背景介绍

2020年8月21日,即“八二一”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当天,由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原定上映。该影片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为保护上海外滩卫戍总司令部,与日军展开人力悬殊的顽强阻击的故事。

然而,在影片上映前夕,有关部门宣布禁止电影上映,并称其存在“历史鸿沟的破坏和歪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禁映原因

与禁映事件有关的最主要原因,是《八佰》片中所描绘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在官方史观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其中最突出的,是影片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徐树铮”的形象。在影片中,徐树铮作为中共党员,在淞沪会战中起到了重要的指挥作用,被赞誉为“中国军队最后的英雄”。

然而,在官方史观中,并没有明确认定徐树铮为中共党员。此外,影片中还有一些史实上的运用失当之处,例如有关国军和中共军队之间的协作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引发了有关部门的反感和质疑,导致了影片被禁。

社会反应

禁映事件一度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和争议。一方面,有不少民间观众和影迷表示遗憾和失望,认为影片禁映损害了他们的观影权益,并让他们陷入了对政治和文化审查机制的疑虑和质疑。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对影片的历史还原能力和价值提出批评和担忧。他们认为,历史题材电影应当遵循事实和真相,并在不影响叙事的情况下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而不应当为了追求情节感人或英雄化个人形象而刻意歪曲历史。

结论

禁映事件背后存在着复杂的政治、文化和历史原因,并与当前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影片作为历史题材电影,需要在保留自身艺术价值的同时,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况,传达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才能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肯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