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哈亚瑟百科 > 梯度志愿录取规则图解(梯度志愿录取规则的全面解析)

梯度志愿录取规则图解(梯度志愿录取规则的全面解析)

梯度志愿录取规则的全面解析

引言:

梯度志愿是高考填报志愿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保证考生填报第一志愿仍然能被录取的情况下,再填报一些备选志愿,以此来提高录取率。梯度志愿录取的规则十分复杂,今天我们将详细解析梯度志愿录取规则,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梯度志愿的基本规则

一、填报顺序

填报梯度志愿时,考生需按照原有志愿序号的顺序逐一填报,不能跳过,不能重复。例如:四个志愿分别是院校A(1)、院校B(2)、院校C(3)、院校D(4),则填报梯度志愿时,需要依次填报5、6、7、8、9、10,即院校E(5)、院校F(6)、院校G(7)、院校H(8)、院校I(9)、院校J(10)。

二、填报要求

填报梯度志愿要求考生依次填报5所院校,最多只能填写10个,且现报现审核。填报梯度志愿后,考生只有两次修改机会,每次修改时间为2天,修改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否则认为放弃。

第二部分:梯度志愿录取模式

一、梯度志愿的录取顺序

梯度志愿的录取是按照原有志愿顺序,按照前后顺序由高到低进行的。录取原则是首先按照考生的第一志愿进行招生计划的投档录取工作,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的,再按照考生梯度志愿的录取申请顺序进行审核和录取。

二、梯度志愿的录取优先级

(1) 一段录取

若考生第一志愿被公布的院校录取,则此时梯度志愿不再起作用,考生之后的志愿将全部失效。

(2) 二段录取

如果考生第一志愿未被录取,但第二志愿被录取,那么此时梯度志愿将从考生的第三志愿开始按照原有笔试/面试、专业等条件进行审核和录取,注意:梯度志愿录取时,只审核原志愿不满足录取要求车次后的下一志愿,直至被录取或无志愿可审核为止。

(3) 三段录取(含三段及以后)

如果考生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都未被录取,那么按照考生的梯度志愿顺序,从第三志愿开始按照招生计划筛选录取。

第三部分:梯度志愿填报策略

一、决定梯度志愿的证明

首先要确定一个关键参数——决定梯度志愿的证明。大多数组织认为,如果一个考生的分数和排名已经超过某个标准,拥有直接被所报高校录取的可能性趋于100%,所以当这个标准确定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填报梯度志愿。

二、填报梯度志愿的原则

1.保留第一志愿

在填报梯度志愿之前,需要明确的是,填报梯度志愿不能影响到原来填报的第一志愿。因为原志愿是被最优先考虑的,所以在填报梯度志愿时,首先考虑不影响原第一志愿位置的情况下逐一填报等级递降的目标高校,尽可能填报拥有一定生源利益倾斜的高校,比如部属高校,这样可以提高考生的录取率。

2.选择调剂政策较好的高校

本身考生的第一志愿大多都是选择的热门高校,这些高校今年的招生计划早在4月份就已确定,当考生入选招生计划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填报梯度志愿。在梯度志愿填报中,需要选择拥有调剂政策较好等优势的高校作为填报对象,如果考生确实很想入读这所高校,参加其调剂也是很好的选择。

3.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报

除了上述两种填报原则以外,考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报。

结语:

梯度志愿填报是提高录取率的一种良好方法,希望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本文提到的填报原则进行慎重填报,如有疑问,请咨询高校招生办公室。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填报到理想的高校,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