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滨院士及其工作站
方兴滨院士简介
方兴滨是中国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他曾在美国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和University Of Illinois(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和研究过。方兴滨院士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二届吴大猷青年科学奖获得者,曾获得卢嘉锡物理奖,电子元件国家“十五”攻关专项奖等多项奖励。方兴滨院士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是国际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之一。工作站的设立
由于方兴滨院士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很高的造诣,2010年中科院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同创立了方兴滨院士工作站。该工作站定位为高水平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心,是集科技、教学、研究、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其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系统结构、并行与分布式系统、数据库与信息检索、自然语言处理与语音人机交互等。工作站的成果
方兴滨院士工作站致力于高水平科技成果的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这里纳才聚集,攻关创新。其主要科技成果包括银河操作系统、ESD数据库技术、推荐系统技术等。这些高水平成果在国内外都获得了许多荣誉,其中“银河操作系统”、“CNrank检索技术”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2018年的机器翻译基准测评中,“FudanNLP”获得机器翻译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机器翻译比赛WMT(Workshop on Machine Translation)上的亚军,国内机器翻译领域处于领导地位。此外,工作站还取得了方向性创新成果,如针对高速网络的Newcomer调度算法、针对呼叫中心质量保障的LCAS算法等,都在国内处于领跑地位,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方兴滨院士工作站集科技创新、高水平教育和产业应用于一体,由其所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积极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研究和开发中心。通过不断地将自身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工业界,在工作站内建立起了良好的科研与产业联系。同时,应用这些最先进的技术也让工作站成为了许多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的优秀选择。在未来,方兴滨院士工作站将继续致力于科技创新,为中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