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 | 豆瓣评分风波
庆余年是一部改编自猫腻同名小说的古装剧,自2019年在东方卫视首播以来,便一直备受瞩目。网友们对于这部剧的期待值极高,但也同时被贴上了“国民剧”、“史诗级”、“史诗级国民剧”的概念标签。然而,豆瓣的打分却在不断下降。
豆瓣打分下降原因分析
豆瓣的评分系统被很多人看做是高品质作品的保障,在这里检验着一部作品是否达到了观众的期望。从《庆余年》的豆瓣评分来看,这也是成为讨论焦点的一个因素。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些观众对于这部剧中某些人物的设定或者情节走向并不满意,这也导致了豆瓣的评分一路下降。
和《红楼梦》类似的现象
比较有趣的是,在豆瓣上的讨论下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对于《庆余年》打低分的观众,基本是对于原著的忠诚者。忠诚者们往往比较在意影视剧对原著的还原度以及对人物性格的保留。这样的情况在多次改编后被证明是《红楼梦》电视剧和电影的代表,就连多年后的今天,每一次有关《红楼梦》的电视剧和电影推出,都好像呈现出一种“情节走向和人物设定不能超出原著”这样的强制性要求。
总结
庆余年的豆瓣评分下降,代表了观众对于原著忠诚度的想要得到保障。然而,电视剧和小说的表达语言是不同的,需要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做出适当的改动才能做到更好的呈现。因此,保留原著是很好的,但并不是必要的一步,我们常常会看到电视剧比小说还好的情况,这时我们不久更要相信杰出的编剧和制作人才会用他们的方法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