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雁影
初闻雁声
“北风凌冽,万里长空。一根薄弦,千里迢迢。难得的是,竟找到这极寒之地,才能见上这些南方的候鸟。”
唐代诗人韦应物初到边疆的时候,听到外面传来阵阵雁鸣之声,深夜的阴寒突然变得更深更冷,他不禁一边赞叹它们的生命力,一边将这一刻的感触紧紧抓住。
追寻雁影
“鸟倦飞低,羽觜冰肃。 回首,那一排排飞行,仿佛点缀住冬天的天空,前行的身躯倏忽又消失得无影无踪。纵览飞翔的姿态,顷刻难复。回想一下早晨,我曾设下梦想,追雁赏景。”
于是,韦应物便开始追寻雁群的踪迹,将他自己融入到这一片不往返的飘泊中。他开始记录下每一到飞行的振动声,每一个挥动的翅膀的飞行轨迹。他去了大草原,宿过牧民家,经过山野,在长夜里困顿,也曾历经疲劳与无奈。
思绪无限
“雁声响起,思绪无限, 梦里也有它的身影。”
追随雁的踪迹,韦应物并非单纯想记载下这些翱翔天空的候鸟。他希望通过所看到、所想到的,反映出自己对人性、自然、生命的感悟和思考。他的文字跳跃于人类的命运与生活之间,它探问着那些从未被人体验过的永恒的真理,唤醒着人们对自然和人性的敬畏。
或许,在远古的时代,我们将这些游离于人类生活之外的动物仅仅作为生存的资源。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生态环境的快速恶化和生物灭绝的实际,这些传递着自然之美的候鸟又开始了我们濒临失去的冲击之旅。对于这些倍感珍贵的生灵,我们更应该与韦应物一样,去细品它们所释放的生命力量和翱翔的美妙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