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趣味百科 > 元泰公棚赛鸽公棚(元泰公棚赛鸽——赤子情怀 不忘初心)

元泰公棚赛鸽公棚(元泰公棚赛鸽——赤子情怀 不忘初心)

元泰公棚赛鸽——赤子情怀 不忘初心

年初的时候,元泰公棚赛鸽孵化了4000只小鸽子,它们有些已经在赛场上展露威风,有些还在孵化中。这一切都离不开冯明生先生和他的同事们的默默付出,以及他们对鸽子的赤子情怀。而今实现了初心,元泰公棚赛鸽已经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公棚,这让每一个志同道合的人都为之自豪。

一、老员工的陪伴

冯明生先生对元泰公棚的感情和情怀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他和同事创办了一个鸽友俱乐部,俱乐部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鸽子、提高赛鸽水平、培养鸽友精神。到了1992年,俱乐部成了元泰公司的业余文体协会,他们将精力逐渐向赛鸽运动上转移。近30年的时间里,冯明生先生和他的同事们每年都要从收获中抽出部分精力和时间来为元泰公棚培养鸽子、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二、坚持初心的力量

冯明生先生和他的同事们从没有想过因为一时的失落来轻易放弃,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仅仅对提高元泰公棚赛鸽的水平、让赛鸽运动能够本土化、宣传鸽子文化这些方面的贡献是并不足够的。他们始终是行业的示范者,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推动着这个行业发展,他们不仅要与当代的赛鸽同行竞技,而且更要留下足以重现历史的传统文化资产。

三、从成功的背后

元泰公棚赛鸽作为国内的行业领军者,每年的训练费用、医疗费用、粮食费、赛事报名费等等开支之巨让人有些想不到。更有趣的是,元泰公棚自成立以来不曾拍卖过一只鸽子,却能在国内赛鸽行业独树一帜。为此,一些赛鸽迷从四面八方前来看望元泰公棚,学习赛鸽技巧。元泰公棚赛鸽的成功,是创始人追求赛事上的胜利与文化传承的产物,也是上千名工作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

元泰公棚赛鸽的建立是借助了多年的领导经验和一些老员工的默默付出,而且这里面的情感与生命也不是随便就能创造出来的,每一只鸽子都有着它自己成长的故事。赛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大家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希望各地的赛鸽爱好者能够以元泰公棚为榜样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