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2021年全国乙卷语文答案(2021年全国乙卷语文答案揭秘)

2021年全国乙卷语文答案(2021年全国乙卷语文答案揭秘)

2021年全国乙卷语文答案揭秘

1. 阅读理解

本年度乙卷语文阅读理解部分,难度适中,涵盖了文学、历史、社会等多个领域。

1.1 第一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讲述了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与民俗活动。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节日习俗的了解和理解,答案如下:

1. A 2. C 3. B 4. D 5. B

1.2 第二篇文章

第二篇文章谈论了乡村振兴的问题。难度适中,考查了学生对于时下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看法,答案如下:

1. D 2. B 3. C 4. A 5. D

1.3 第三篇文章

第三篇文章讨论了古代士人对于“身心合一”思想的理解。难度较高,需要较为深刻的文化积淀和哲学素养,答案如下:

1. A 2. C 3. D 4. B 5. D

2. 作文

本年度乙卷语文作文部分,命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思想深度、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2.1 作文题目

作文题目为“生活的美好”,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眼中的生活之美。参考范文如下:

人生自幼立志,我们一定想成为世界上幸福的人。然而,很多人却忘记了人之初、自性本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对着的往往是生老病死、得失荣辱,这种道路上跋涉的意义并不真正让人感到满足。而我们却可以拥有更多价值,去成为生命中的美好。

生活并不只是我们日常所经历的特定时间段。它是所有生活方式集合的总和。生活中可以有品味独特的饮食,可以有热丽动人的音乐,还可以有朝朝暮暮般的宝贵生活时光。我们热爱生活的每个环节,追求自己内心的平衡,体验自己强壮、美好的生命,也就是为了成为更加勇敢、爱惜自己、热情的自己。

生活的美好体现在人们和事物之间的互动上。无论是宠物、动物、花草树木、音乐、旅游,还是亲情、友情、爱情,它们都是我们生命中无价的财富,不仅是我们的宠物、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最重要的教育源泉。我们对生命中的这些内容荡气回肠,究竟是因为多余的过时期望,还是为了更好地东拼西凑,找到我们最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自己的价值游戏,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

3. 翻译

本年度乙卷语文翻译部分,难度较大,涵盖了文学、历史、政治等多个领域。

3.1 第一篇翻译

第一篇翻译选自《朱子语类》,难度较高,需要较好的文化积淀和哲学素养,答案如下:

朱熹二十八岁时,因正月十五日全家在家,为妻起灶过了小满,准备祖祠宴客,归宁有以自比述而必然,曰:“夫妻俩起灶,虽多以为瘴气伤人,然彼不知饮食起灶,百价之中,千分之一,有物未之尝者,断肠人也。二人起灶,万分之一,不食不饮,安可言肾胃之不伤哉?为数十家宗亲厮守,弥诸纪友殷热诘事,拥据清规,难以齐楚。人良趁此爱著,朱未嘉其辞。

翻译:朱熹二十八岁时,因为全家在正月十五日都在家里为妻子烤制小满,准备在祖祠宴请客人,他就想到了自我比喻,并说:“虽然夫妻俩烤制食物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会让人们受到瘴气侵害的方式,但是,他们无法意识到起灶制食会在百分之一的食品中选择千分之一以上的食品,从而会让某些人心怀绝望。相比之下,一对夫妻烤制的食品只占万分之一,他们会不吃不喝如何说他们的肾和胃不会受到伤害呢?数十对亲戚聚在一起,难免会发生各种问题,礼仪规则难以贯彻。人们赞美此言,但朱熹并未为此而感到高兴。

3.2 第二篇翻译

第二篇翻译选自《红楼梦》,难度适中,需要较为深刻的文学理解,答案如下:

瑞文推门进去打了个问讯行礼,说:“贾母在那里呢?”冯紫英说:“娘慢着请,贾母和宝玉已经出去了,且去见赵姨娘、张大奶奶和邢嬷嬷,不一会还回来:娘请坐。”

翻译:瑞文推门进去打了个问讯行礼,说:“贾母现在在哪里?” 冯紫英回答说:“慢一点,请进来。贾母和宝玉已经走了,他们去了赵姨娘、张大奶奶和邢嬷嬷那里,很快就会回来。请坐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