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唱响中秋情
中秋佳节,古人钟情,留下了一段段传世佳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以诗歌形式赞美中秋的作品了,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古代诗人们的中秋佳作。
唐代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较为简短,但笔调清新,曲意悠扬,道尽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静夜思,无人相伴,思念之情更甚。而明月照耀,又让人感到一份温馨与舒适。
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此词千古传颂,形容了一个心灵自由、徘徊于自然间、拒绝权贵和官僚生活的诗人形象。明月之夜,面对这清幽又神秘的自然景色,诗人放低所有烦恼,唯一的求索只是追逐自由自在的人生と托付一份怡然不惧的心境。
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独立秋江千里月。
这首诗赋予了净慈寺幽雅的景色以更加深刻的意蕴和气息。杨万里自然、流畅的笔触,在古典格律结构下搭建出一 座华丽的诗篇宫殿、其中充满了个性与诚意。杨万里通过诗篇中的精神内涵和骟雅的文学精神,复现宋代传统文化的画卷、锤炼了自己的人生经验,构筑了他的理想人生图景。
中秋佳节,思乡之情升腾,千古诗人们纵情吟唱。这些作品或形容中秋的清新、雅致,或借中秋之夜表达故乡情怀。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千百年来,这些经典诗歌不断在温暖着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