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其三古诗:原文与翻译
胡人语天姥,君命属妾归。
五马莫能越,况我龙马飞。
这首诗来自南北朝的乐府《塞下曲其三》,作者不详。全诗通过虚构登天的情节展开了为国戍边的女子忧国忧民的感情,反映了当时人民无限向往和抱负的意境。
胡人语天姥, 人们常说天上聚集在姥山(今河南省偃师市)附近,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传说九天之上有“天”的所在,而天下最高的山脉当属姥山,说这话的胡人是与妾身处在大漠西北环境相同的一群游牧民族。女子听到这句胡语,开始回想起自己当兵戍边之时的生活,起初她不理解边疆戍卫的重要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发现自己身为一名戍卫军人的意义及其所肩负的责任。
君命属妾归。 听到这句话,女子心中陡然一跳,因为她明白,君王的命令,是召唤她及时结束在前线的守卫生活回家内务府,更是为国尽忠。这不仅是一个荣耀,也是一个责任。因此,她毫不犹豫地接过呼叫回家的号角,依照君王命令,已经开始了归程。
五马莫能越,况我龙马飞。 驱车返回咸阳的女子,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是否还能胜任戍卫的职责。她看到五匹马这么疲惫乏力就想,如果只有她一人,有什么能够保卫家园一直平安稳定? 突然间,她想到了自己的龙马,龙马是她在前线守卫期间骑乘的战马,她深信,在她的感召下,就算是蜚蜚尘烟的口水爆虐她的龙马也可以像龙一般飞行,帮助她迅速赶到她的目的地,回到自己的国家。
总结
乐府诗尤其以《塞下曲》最见长,是反映北方边疆生活和民族团结、英雄气概的诗歌,也是社会矛盾与始末变迁的真实写照。《塞下曲其三》正是以诗的形式,将女子在前线的生活和战争的艰难展现出来。女子不仅在战斗中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也在生活中成为时代英雄,她体现出戍卫前线军人的无畏勇气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体现出所有妇女的坚强和主人公品质。 诗歌中透露出的是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重在描绘边疆女子的不屈不挠和爱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