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启初:探寻林龙之境
鸿蒙,是华为发布的自研操作系统,被誉为华为从Android中“解放”的产物。在鸿蒙推出的一周年之际,人们对这个系统的探究愈发深入。其中,最受人关注的莫过于系统之父、华为技术美学部门首席设计师林龙先生的思想与境界。本文将从林龙的角度出发,探讨鸿蒙的起源与内涵,以及林龙的设计理念对鸿蒙的影响。
一、鸿蒙之初:初见分智与统一的设计思想
鸿蒙的诞生,是华为多年技术储备与市场洞察的产物。而设计则始终贯穿其中。鸿蒙最初的设计思路,是先从用户的视角出发,以满足用户对万物互联的需求为目标,实现端、边、云的融合。而从技术角度来看,鸿蒙把追求分智和统一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林龙曾提到,“不同于任何一个传统的OS,鸿蒙的系统异构性极强,也就是说,我们的万物之中会同时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设备,有千元机,有万元机,也有亿级的设备。这个系统如何才能够去把一个大家伙的东西统一,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龙提出了一种“分层分框”的设计思维。在林龙看来,这种设计思路能够提供一种低耦合高协同的完美解决方案。首先,直观的视觉界面可以让用户直接感受到鸿蒙系统。而在操作系统内部,鸿蒙会将其分为“应用服务”和“系统服务”两个部分,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应用服务主要是对外展示,呈现给用户的,而系统服务则为隐藏在系统内部的底层服务。这种分层设计,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易用性,还强化了系统对用户隐私的保护。
二、鸿蒙之独:消除技术鸿沟的设计理念
林龙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鸿蒙对用户的优化上,还在于对于技术的理解上。在林龙看来,设计师需要对于前沿的技术有着深入的追求和探究,因为这样才能够预测未来,迎接未来。一道指标,林龙谈到了技术鸿沟的问题。“在鸿蒙平台上,我们有很多不同的设备,有企业级,有消费级,有低端,有高端,这个时候你的设计师该怎么办呢?他们应该是统一设计的吗?还是细分开来分别设计?其实我觉得不能把鱼和熊掌兼得。鸿蒙尝试消除技术鸿沟,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龙引入了一种“模块化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复杂的系统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模块,这些模块可以独立运行,实现快速迭代,使得系统可以同时满足不同设备的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林龙实现了多个不同的鸿蒙设备之间的异构性。这种异构性虽然分裂了设备的形态,但同时也唤起了新型产品设计的想象空间。
三、鸿蒙之想:打造技术和艺术的理性结合
在林龙的眼中,优秀的设计不仅要充当技术的展示窗口,更需要具备艺术品的感性价值。林龙说道:“我觉得好的设计是融合了工程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是通过工程技术获得的体验感受,让产品设计达到了艺术的高度。”
这种将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思路,也体现在鸿蒙的用户界面设计上。鸿蒙以“流畅、自然、起伏、生动”为核心,采用波纹化的设计元素,不仅仿佛是在表达互联网元素的“流畅性”,更将自然与科技元素相结合,从而形成了鲜明、生动的设计风格。
总而言之,林龙的设计思维在鸿蒙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分层、分框、模块化等设计理念,从技术、系统、用户、界面等多个方面,为鸿蒙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与支持。鸿蒙将信息互通,设备互联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推动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是一种让人期待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