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自流
有时我们会被占据心头的思绪所困扰,无从下手,迷失方向,于是一切变得置之不理。把自己沉浸在一片漫无目的的状态中,不分青红皂白,只知道任性放纵。在一些人的眼里,这是在逃避现实,而在另一些人看来,这是追求灵感的过程。
逃避还是求变?
如果一个人总是带有这样一种情绪——置之不理,他说明什么?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他对现实的逃避,害怕面对自己的问题。当人们感到无所适从、没味儿时,舒适圈变成了一座无形的围栏,所有人都会映射一个问题:这是真的舒服吗?对照自己的欲望和个人价值来看,他们是否为自己代言了一个可能带来更多痛苦的状态,一种长期的压抑自己的追求的状态。
放任自流有益创造
在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通过放任自流来发掘自己的潜力,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思想,理念,想法。他们相信它能够让思想自由、开放,这样才能对信息有更好的接受和质疑。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会思考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类的前途是什么,自己的作用是什么,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
如何找到平衡
所以,置之不理并非一定是一种阴暗、消极的状态。它也可以让人冷静认识自己,梳理思维,放弃那些累赘,迸发内心的力量。不过,舒适圈并不能持续,会带来情感和思维的贫困且枯燥。如何找到平衡点,或许是比自我暴露更关键的一步。在找到自己的底线之后,寻求自我成长,逐渐推动自己进入新的舒适圈。保持努力、持续成长,每一步对我们都有启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