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文学教育显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不断突破教学模式,培养出了一批批复合型文学人才,他们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1. 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推进素质教育
文学专业的核心在于学生对于表达能力的掌握和提高。文学院从课程开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广泛涵盖多个领域的综合素质:语文表达能力、文献阅读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文学院将课程设置为学科基础课、领域性选修课和综合性实践教学三个方面,通过探究不同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对培养复合型文学人才的需求。
2.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文学专业最大的特点是专业知识的衍生性和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上,文学院主动拓展了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建立课堂内外相协调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提升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水平。文学院注重校企合作,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让学生深入实践,实现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实践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3. 打造全方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标准应该跨越学术、技能、能力等多个维度。学生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对象,文学院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构建全方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文学院设立个人综合素质档案,对学生的一切素质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合理反映学生在知识、头脑、体魄、文艺及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学生的择业、进修和就业中具有重要的决定性意义。
结语: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培养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始终将培养复合型文学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推进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