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开百度APP总是看到“不是你想看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信息获取需求的增加,百度APP已成为人们日常获取信息、搜索答案的首要选择。然而,不少用户打开百度APP时总是看到很多并不是自己想看的内容,给使用体验带来了极大不便。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能够更精准地呈现用户想看的内容呢?
一、百度算法的不断更新
作为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之一,百度商业化气息愈加浓厚的同时也不断加强算法的更新,让搜索结果的排序和推荐内容越来越符合用户的真实需求。然而,这种算法的更新也会导致一些意外情况的产生:对于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或新出现的问题,就算是经过权威认证的相关内容也可能为了新鲜感更好地被推送给用户,或者在某些“兜售”需求的背景环境下推送引流。
另外,强制推荐一些内容也是一些恶意应用为求得更多点击所采取的伎俩。一些信息容易饱受打压,因此打着标题“热门”、“最新资讯”等强制推荐,将一些与该标签毫不相干的内容强行插入用户视线。这样,一方面忽悠用户点击查看,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应用提升流量,带来潜在经济收益。
二、个性化推荐机制尚不够完善
百度APP的算法尝试将搜索引擎的智能搜索和推荐优化二者结合起来,强调自然语言搜索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查询和优质内容推荐服务,根据用户的搜索历史、兴趣爱好、地域特点等个性化因素推荐相应优质内容。但是,千差万别的个性化因素细节分析和用户喜好预测仍然需要优化和斟酌升级,有的时候也会拖慢搜索速度、减弱推荐质量。
此外,百度APP尚缺存在时效性差,无法及时更新和优化推荐机制下,会导致一些缺少更新的内容挂在平台上,长时间占用推荐位置,固化用户印象。
三、亟需加强用户反馈与监管
除了推荐、排序算法本身问题,一些恶意应用也让推荐内容“劣迹斑斑”。有的恶意应用伪装成有益应用,获取用户信息,跟踪用户行踪,发广告,甚至诱导用户下载,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并深度打击,将大批臭名昭著者集结在用户面前。因此,不管是底层查找算法,还是内容,加强反馈、监管和管理力度都是当务之急。
建议百度APP可以增加用户界面反馈与仲裁机制,让用户方便地通过点击一个按钮,选择“推荐的内容不合适”,进而供快速反馈处理、加强用户参与管理。公司的内部管理机制也应该加强监管,对于经常出现不适内容推荐的应用,审批、审核、下架等防范措施应严加。
总的来说,推荐不够精准的问题需要多方参与努力,既有百度APP自身自下而上的研究和优化投入,也需要用户的积极反馈,还有政策法规的组织敦促开展。如果各方共同协作,相信未来一定能够让更多细致而精准的内容被推荐给用户,真正做到方便用户的同时,也呈现更先进、更有价值的信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