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二十四孝图故事(二十四孝——古代传世故事汇编)

二十四孝图故事(二十四孝——古代传世故事汇编)

二十四孝——古代传世故事汇编

二十四孝,是古代中国的传世故事汇编,其中记录了许多由孝治家、邻里、国家、天下的感人事迹。这些故事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家庭伦理观念,深刻地表现了中国人对家庭和社会的极为重视。

第一段:家庭中的孝道

在古代中国,孝为人子之本,是每个子女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孝敬父母更是重中之重。其中有一个叫做“孝悌忠信”的故事,讲述的是公元前106年,汉武帝下令全国派人去逮捕不孝子,于是有一个叫做费仲的人前去投案自首,原因是他多年前不顾妻子反对,给他的母亲作了一个小冤鬼的像,母亲年近百岁时看到这个小冤鬼却很开心,但费仲的妻子以母亲的健康为由,强行打碎了这个像。费仲痛苦不堪,感到很惭愧,于是他就在自首书上用了孝悌忠信四个大字,希望以此来得到父母的谅解。

第二段:邻里中的孝道

在古代中国,邻里关系非常重要,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也被赞曰为“邻里之德”。其中有一个叫做“孔雀东南飞”的故事,讲述的是东晋时期,有一个叫做王勃的人为了照顾他住在同一楼上的瘫痪父亲,不得不站在狭小的书斋上写文章。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租住的房屋出了火灾。当时有一个人叫张居正亲自赶来扑灭火势,并救出了王勃的父亲,让他住进了王勃的书斋里。为了感谢张居正,王勃写了一篇文章,名为“孔雀东南飞”。

第三段:国家和天下中的孝道

在古代中国,孝治国、孝治世是最高的治国理念,是大臣必须牢记在心的准则。其中有一个叫做“牛僧孺赠医之恩”的故事,讲述的是明代,有一个叫做牛僧孺的人,因为善于饲养药材的因缘,成为了一位很有名的大夫。由于他有一次所救的人正是皇帝的亲戚,后来皇帝便召他去掌管国家医疗事务,并赏赐他一个药材园。牛僧孺认为他所掌管的医疗事务是为百姓服务的,因此他甚至不收治病人的赏赐,仅仅是平时向病人赠送几个草药。当时,有一位老大夫因为没钱请医生看病,便向牛僧孺求助。牛僧孺的女儿看在眼里,便把自己的嫁妆送给了这位老大夫。后来,这位大夫善良、有为,成为了一位闻名遐迩的名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