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印象派大师的作品
独特的表现手法
印象派艺术家在画作中采用的是抹、拍、点的表现手法,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视觉上的印象,才能更直接地表达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这类表现手法也由此得名印象派。
例如克劳德·莫奈的作品《罗U汀》中,雾蒙蒙的天气、水波荡漾的湖面被他用细腻的笔触,细致的描绘出来,使得人们仿佛真正身临其境一般。而画家曹丹在曾经赞美报的采访里表示印象派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表现原则,而其实他只是在运用一种新的表现语言表达同一种感受。
独特的色彩运用
印象派艺术家大胆地使用了不同于传统艺术的色彩组合,强化了作品鲜明的视觉效果。
在克劳德·莫奈创作的《睡莲》中,莫奈将水面折射的一切都画出了来,不再拘泥于物体本身。同时,茉莉粉红色的花和青紫色的倒影相互碰撞,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颜色搭配,使得作品看上去具有一种柔和、温馨的氛围。这样的色彩运用也凸显出印象派艺术家的创作思路: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引发内心情感的共鸣。
独特的主题选择
印象派艺术家常常选择身边的自然风景、人物生活、城市建筑等题材作为创作对象。这些主题看似平凡,但在他们的手中轻松被转化为一幅幅惊艳的画面。
例如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午餐之后,莫弗莱克图》,通过光影的巧妙处理,表现出了午后正逐渐没入黄昏的那一段短暂的时光,人物的神态、肌肤都仿佛是一种轻盈的笔触,如丝如画。在这样的小品作品里,蕴含着画家的许多感性的色彩表达,使得这些普通的场景充满了美感、诗意与感情。